鳳凰花堪稱台灣夏日狂花的經典代表。不過近年越來越少見了,
一是種植得少,園藝方面現在流行其他樹種;
二是老樹凋零,有的壽終正寢,有的是讓榕樹給纏勒死了。
譬如台中女中校牆外面民生路上唯一的一株鳳凰木,
便因為正榕和雀榕同時上身而逐年枯萎,在去年終於被連根剷除,
留下一個黑坑洞。
常常走學校講課,總覺得校園就該有鳳凰木,特別是畢業季節的時分,
看鳳凰木開得如歌如泣,唯有那種華美而熱烈的火紅,
才能匹配少年十五二十時的激盪離情。
這是在台中市安和國中校園裡的一群鳳凰木,
五月下旬,羽狀複葉在風中特別青翠柔軟,花色也較清亮些。
這是新營舊鐵道旁的一株鳳凰木。
去年六月初講課結束漫遊到此處,遠遠被它的火紅樹冠吸引,
從綠川東街繞個彎走進來,發現它站在一幢無人居住的老磚屋前,兀自綻放紅花,
樹影映落在老牆上。
這一棵模樣像松杉,佇立在台中市文心森林公園。
橙紅色的花瓣落了滿地。
一位老伯以快掃旋風的速度,在五分鐘之內將落花清理得一乾二淨。
鳳凰花在夏季盛開,但它其實能一直綻放到入秋十一月。
這是國美館與台中文化中心之間的一株鳳凰木,在九月中旬時,
和旁邊的台灣欒樹紅黃相映。
這棵鳳凰木的花色和葉色都比較深沈一些。
新葉又嫩又青,像一柄一柄柔軟的羽毛。
據說鳳凰木一整片複葉當中的小葉可達二千枚!
可愛的托葉。
這是97年11月中旬時,在台中市貴和街某一塊荒地上看見的鳳凰木。
密密層層的翠綠羽葉多麼繁盛,直匍匐到了地面。
鳳凰木開花量驚人,落花也如火如荼。前幾天途經台中文化中心,
剛好連日的梅雨在這天停止了,被雨打下的紅花鋪了一地錦,
陽光透過葉隙照下來,好一張華麗的絨毯。
葉影更深的地方,落花也更繁密,陽光錯落,很有秘境情調。
雖然是大中午,哈哈(囧)
因為新植的鳳凰木少了,因此鳳凰花燃放之處,總能看見斑駁老屋或荒廢的社區。
鳳凰木是否漸漸丟失離情代言者的浪漫桂冠,落得成為舊時光的醒目指標了?
我也喜歡藍花楹,也喜歡阿勃勒,喜歡台灣欒樹。
不過,我對鳳凰花具有一種特別的情感,是任何別的花樹都無法取代的。
它像一個符號,像一種呼喚,每每看見它開花,便看見少年時候的我,和我們。
在我的印象中,鳳凰樹的生長年限似乎較其他樹種顯著,
在都市環境中好像也生長得不太健康。
我常見它們瘦骨嶙峋,枝條異常細瘦。雖然板根往往十分可觀。
這是在台中綠川的一棵老鳳凰樹。
像一個瘋狂的舞者。
這是前年暑假在嘉義大林國中看見的鳳凰木「遺跡」。
花季過盡的鳳凰木,便是這副蒼白的樣子。
禿枝上掛滿堅硬的豆莢,風吹得狂一點,便發出喀喀喀喀,乾乾的碰撞聲。
延伸閱讀:
五月花~蘋婆與掌葉蘋婆
五月花~福木與瓊崖海棠
五月花~土蓮霧與馬拉巴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