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市場  1953

2013年春節,大年初一那天早上,我和家人從大園里茄苳仔出發,徒步經過中山國小、振文書院、新街廟,最後到達延平路福興宮參拜太平媽祖。這是我家每年春節的例行活動,我較為熟悉的西螺街道,大約就是這條路線。我們從福興宮出來,在廟前買了樂透彩後,看人潮迆迆往大同路方向移動,便隨興的跟著走到了一處市集。

由於小時候對延平路毫無印象,最多只記憶著西螺戲院(那裡面住著我的小學同學),和戲院旁邊的麵攤(跟阿公來吃過一兩次麵)、東市場後方最邊緣的一間柑仔店(新年我在那裡買過抽抽樂),童年僅僅的幾次上街,大概就到此止步,我從不曾穿過東市場走到另一頭去,只記得市場裡黑壓壓的。

因此2013年春節乍見這個「新市集」,我只覺得訝異,覺得美,覺得賞愛那些木格門窗、閣樓、小舖小店家的玲瓏情調,卻一時間懵懵懵懂的不明白這兒就是東市場,我心想:「哦?我們西螺也有這種地方?」感到又驕傲又喜歡,從不曾有開店念頭的我,突然萌生開店念頭——假如能在這裡開店多好?我喜歡這裡,我可以賣自己的插畫明信片、鋁線折字、編繩手環等等小物件。

三月,我和妹妹們,先在東市場對面租了52號街屋,經營文創小店,沒想到兩個月後,機會很快的來了。東市場幾家店鋪異動於是我帶著作品參加鎮公所的評選,在六月底順利進入了東市場。等待評選結果公布的日子裡,有天我和小妹從52號街屋,往對面東市場幾個關著門的店舖觀望,小妹問我:「假如評選上了,妳選哪一間?」我指著位於中間穿廊轉角的舖面,「門前有楓香的那間。」它的門外剛好有棵楓香樹,綠油油的。我喜歡楓香樹。

我果然幸運獲得了這間小店舖,正式將自己多年的作品,從網路流通的世界,投入實體文創店面,並漸漸的重新認識東市場,認識自己的家鄉。

現在我對東市場裡外周遭瞭若指掌。

回到東市場開店後,每天早晨我從茄苳仔住家徒步經過新街路、天送餐廳,左轉仁和街,再右轉觀音街,通過小小的市後街口,便到達了東市場後面,亦即幼年時我珍貴的幾次上街小旅行的終點。穿過如今已寬敞明淨的西側廊道,進入了延平路街面,我的文創小店就在東市場臨街廊道上。

 

 

東市場裡各家營業不同,有竹編、木作、雕塑、繪畫、其它各類文創、手工藝、地方特產等,鎮公所以低廉店租邀集一群樸實而功力深厚的在地工藝師們齊集於此,東市場成為一個核心般的所在,漸漸磁吸了遠近文創人與文藝愛好者進入老街,形成一個具體而顯著的文創場域。翻閱老街歷史,可知西螺早期很有些文學、政治方面的先進,且在台灣文史上舉足輕重,但由於政治事件與西螺街的消沈,促使本地望族大戶先後離開,西螺的文藝傳承也就斷了,如今外界對此地的普遍印象只是個農業鄉鎮。

因此東市場近年的文藝復興不僅僅呼應普世的文創潮流,對西螺這所謂「農鄉」來說,它特別攪動了一種空虛已久、久被遺忘的情感和自信,是屬於西螺另一種本質的。

東市場這座混和中日風格的磚木牌樓厝,是以1953年西螺大橋完工後所餘木料加上東市場原竹管厝舊料建構而成,格局優雅。長年居住在都市公寓中的我,對它的日式格子門、格子窗特別感到珍愛,每每喀隆喀隆推動那細細軌道上的門扇,都重新回味一次自己的幸運,覺得能擁有這樣的店屋真是太美好了,儘管只是向鎮公所租賃來的店鋪。

 

然而東市場原不是如今優雅美觀的樣子。

2007年「西螺歷史街區老屋活化與再用計畫」啟動,當時已如廢墟般的東市場幾經拆與不拆的爭議波瀾,最終才脫困而出,透過整建復舊工程修得今日面貌。東市場主體建築一直在隨著歷史流變,周遭一帶被稱作「市仔頭」的基地則始終未變。市仔頭曾以台一線樞紐的地位掌控著台灣南北交通,帶動西螺經濟與人文的繁茂,後來西螺錯失了台鐵設站,再後來西螺大橋被高速公路掠去交通價值,市仔頭最熱鬧的東市場終致孤寂老去。

2012年東市場以「文創市集」的新貌回春,翌年我在此開店,第一個構想便是將延平路最具代表性的街屋一一畫下來,包括東市場;螺陽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美慧姐則建議我加上「故事」,成為一本完整的書。在後來的寫畫過程中,看看老街舊照與修繕記錄,才明白今天所見的優美街容,原來是經過多少年,多少人的努力,乃得以從腐朽毀壞中重生。

我未參與艱辛的老街改造,甚至家鄉最重要的這條街,在我生命中從未存在過,但我卻恰逢其新的擁有它!除了感到幸運,也由衷敬佩前人的堅持和努力。(1709字)

arrow
arrow

    馬哈M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